在我們家,看體育比賽是老公的喜好,時常見他關注運動賽事動態新聞。
有一回我們在前往打羽球的路上,先生語重心長的與我聊起了心理素質的話題。原因是他在稍早看了一場NBA比賽看的很緊張。他問我:“運動員是怎麼訓練心理素質的呢?要怎麼樣才能像他們一樣沉穩呢?” 畢竟,就連觀看那些激烈的比賽時刻,是觀眾的我們都看的心跳跳好快。那場上的選手們壓力一定更大吧!是怎麼做到的,也好希望鍛鍊出那樣的素質!
觀察球員在運動場上的冷靜
從這個話題出發,我們開始討論並觀察那些頂尖選手們的共同特點。
明明落後了或者場上有噓聲,他們在場上的表情和步伐依舊看起來非常冷靜與穩定,在他們的臉上不會有起伏的表情,而是眼神更加堅定與專注在每一次的回擊。
於是很可能在緊張的關鍵時刻投進三分球、回擊一個對手措手不及的得分好球、來一個全壘打等等。
尤其戰況膠著緊張,先往內吞住許多壓力,當得分後用各種方式紓解或告訴自己:做的很好,像是大叫、或比個yes的那種握拳手勢、或者看到他們喃喃自語自我對話來鼓勵自己。
學生時期的比賽經驗帶給我什麼
這些觀察和討論,也讓我想起自己在學校參加球隊的日子。那時候,每到比賽時刻就緊張得不行,尤其在比賽之前,心跳很快、手腳冰冷更是常態。我常會想辦法調節呼吸,轉移緊張的思考與注意力。
比賽的聲音響起,隨著球賽的進行,我可以逐漸的整理自己的情緒,讓自己進入狀態,專注在眼前的每一球,如果讓對手得分了或是落後了,我會跟自己信心喊話:就像在平時練習時候做出來就可以了,加油,你可以的!並且更專注在每個動作的確實。
現在想想,這真的不僅是一場身體的比賽,更是心理的挑戰。原來當時的我也是使用類似的心理技巧讓我能夠度過高強度的競賽。
球場經驗帶我體會增強心理穩健的3面向準備
心理素質是可以透過訓練的,事前的投入、事中的專注、事後的回顧都將變成一個很好的循環。這些年來,我發現在球場的比賽經驗確實一直在幫助我,提高緊張時刻的心理素質,以球員賽場經驗為例:
- 賽前充分準備:規律且高度的訓練與練習,包含調節呼吸、體能訓練,並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- 賽中專注與彈性調整:保持專注,持續對自己說正面的話,比如“可以的、做得到的、穩穩來、好球、就像平常練習的那樣”,即使遇到失誤,也不糾結,立即調整策略,專注在當下,下一個球。
- 賽後回顧與反思:無論勝負,我都會反思比賽的環節,哪些是做的很好的,哪些是可以在補強的,將每一次的經驗,變成未來的養分。
賽場上的心理訓練,也是日常生活可運用的寶貴經驗
如果你和我一樣,屬於容易緊張焦慮型。日常生活總有許多令我們緊張的時刻,擔憂、焦慮等困難,或許試著回想過去,那些曾經在我們生命裡的成功經驗,是非常好的方法。
將好的經驗,當作提醒自己與肯定自己的寶藏。這些身體記憶可以幫助我們重拾自信,幫助自己鬆一點地面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挑戰。
鼓勵自己也鼓勵正在收看的朋友,我相信,任何的挑戰穿越過後,又會是一個美好的經歷與精彩的篇章!
推薦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