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解情緒的旋律,展開自我照顧的旅程

有沒有哪一首曲子特別打動你,它演繹了內心那些不常說出的情感?在演唱會聽著聽著就流淚了,在卡拉OK時,一下聲嘶力竭,一下悲傷皺眉。那些難以言喻的情感,需要適度的被自己照顧與看見。

當低落的情緒來襲時,你通常會怎麼應對呢?

以前,我對情緒不太熟悉,或者說,當壓力來得很急時,我會習慣性地在腦中撥放輕快的莫札特《土耳其進行曲》,伴隨手指的跳動,強力轉移並壓抑那些不好的情緒。因為有效,所以有時一天會在腦中重複這首旋律好幾次。

這種忽視情緒的方式,就像在內心放了一個罐子,試圖硬塞那些不想看見的情緒,結果罐子的壓力越來越大,最後破裂,情緒直直衝出來,佈滿身心。

低落的能量突然爆發,肯定會嚇到自己。我曾感受到情緒直直向下墜的時刻。狀況較好時,買東西、吃東西、上課、睡覺可以化解。狀況失控時,則會失去動力、掉淚、身體不適,只想躺著。

當我意識到無法辨識的情緒是長期忽視的累積結果,於是便逐步開始了我的身心照顧之旅。

學習柔軟與寬容

  • 接納自己的念頭與情緒:允許念頭流動,把它們看作只是念頭,並認識到如何消化這些想法和隨後的行動是可以選擇的。
  • 減少使用「應該」「必須」「一定」的語言,增加「這是有可能會發生的」自我對話。
  • 在看待事情和人際關係時,增加更多灰階,用不同的眼光和視角,多面向地去理解。

照顧身體

  • 營養與飲食:準備多樣化的食物,享受多樣的穀物、蔬菜、水果。秉持「吃飯皇帝大」的精神,投入享受每一口食物,感受食物的味道。
  • 親近大自然:能走路時就盡量走路,比起跑步,我更喜歡步行,尤其是在樹木很多的人行道或森林公園裡,感到非常舒暢。
  • 運動:每週至少打一次羽毛球,揮灑汗水、耗盡體能,享受多巴胺帶來的快樂。

打造一個快樂寶盒,需要的時候打開它

  • 感恩筆記本
  • 旅行日記
  • 記錄自己做得不錯的事
  • 親密的人際關係
  • 喜歡的音樂、書、味道、環境
  • 自由書寫

透過自我照顧和日常紀錄,希望能夠更平和地與自己的情緒相處,適時表達情感,並有效地調節心情。相信這種內在的穩定,將為生活帶來更多的美好。

更多文章推薦:
如果拖延症又來了,該怎麼辦?

主機服務:金城事務所